近年来,汉中市积极地推进“文旅+”,以文化和旅游的长足发展,助力城市更新、人民幸福生活质量提升,并且在文化遗产保护、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旅游构建方面成效显著,探索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文旅发展“三字经”。
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推出的“品汉风古韵,赓续历史文脉”等多条线日短线旅游,亦可串珠成链,开展多日游,让广大游客细细品味汉中的文化魅力。
文物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见证。汉中历史悠远长久,积累了丰富的文物资源,为新时代新征程再创辉煌提供了独特的发展优势。截至目前,汉有各级文保单位290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20处、省级文保单位83处,还有博物馆24座。截至2022年底,全市普查登记可移动文物30522件(套),公布不可移动文物4188处。
近年来,汉中市颁布实施了《逐步加强文物工作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建立了文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张骞墓作为“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处遗产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汉中三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南郑疥疙洞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张骞纪念馆等2家单位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汉中市文旅系统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从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再现入手,让文物古迹重新焕发光彩。
汉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地域性和风土民情相融共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作为闻名遐迩的“藤编之乡”,藤编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技艺,在汉中有着上千年的历史。2021年,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走进位于南郑区黄官镇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厂房里的工人们正忙于编制各类藤编产品。“我们目前有2800余名工人,当地农户可以进厂务工,也可以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藤编产品赚钱补贴家用。”该公司负责人陈良顺说,他们将不停地改进革新研发产品,拓展销售经营渠道,让汉中藤编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我们在传承陕西省非遗‘黄官黄酒古法复酿技艺’的基础上,今年对生产线万瓶黄酒的灌装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陕西黄官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伟表示,接下来要更好地立足自身优势,坚定工艺自信,筹划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黄酒小镇,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弘扬非遗技艺,做强黄酒产业。
不仅如此,目前汉中市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19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60个,建有非遗展示馆13个、非遗传习所78个、省级非遗工坊10个,国家级、省级中小学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5个,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在一代代匠心传承下,非遗不仅“活”在当下,并且转化为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我们将深挖优质非遗资源禀赋,鼓励和引导广大传承人、企业家做大做强特色文旅产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双丰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湿地公园建好后,这里的生态环境明显变好了,白鹭、赤麻鸭、红嘴鸥随时都能遇见,运气好还能拍到朱鹮。”60多岁的摄影爱好者朱玉明表示,因为地处城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天汉湿地公园已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出片”的首选地。
8月3日至4日,陕西省副省长非带领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到兴汉胜境景区、天汉湿地公园、长青华阳景区调研旅游景区及线路建设工作。非表示,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的部署,抢抓消费复苏有利时机,快速推进汉中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丰富业态,围绕旅游要素,因地制宜发展自驾露营、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打造多类型文旅融合新场景。
近年来,汉中紧紧抓住高质量融合发展主线,深入挖掘文化渊源,探索和构建不同文化要素与旅游发展的链接,系统全面地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汉中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
记者从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汉中市推出了《汉王拜将》沉浸式演艺,开发了“一图三册”等文创产品,并加快建设“特色民宿、乡村旅游、优质景区、文旅消费”四大集群,创新举办油菜花节、文旅消费季等活动,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拉动经济增长。
“汉中市文旅系统将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统筹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加大文旅精品打造,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培育消费热点,延长产业链条,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