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作为甘肃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榆中县坚持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充分的利用资源禀赋、区域特色,打造了一批精品化、差异化农文旅点位,有效增强了镇、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小吃街、文体广场、游乐区、采摘区、康养民宿……时隔6年,再度走进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的人们,无不感叹这个小山村发生的巨变。
6年前的浪街村,人们以种地、打工为生,增收渠道单一,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下。“浪街该怎么发展?”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2017年,浪街村先后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商讨村庄出路,决心发展乡村旅游。
说干就干。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浪街村组织村民外出学习、考察,转变观念。浪街村原党支部书记吴永忠和村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集资1000万元,成立榆中浪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村民”模式,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路。
浪街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海说,近年来,浪街村精心打造“老家·浪街”特色产业街、民俗文化街、乡村旅游街,为本地群众提供了216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在2700-3000元之间,有效带动了群众在家门口增收。
“目前,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党员群众集资等方式,‘老家·浪街’乡村旅游综合体已累计投入9000万元。经过6年的发展,如今我们已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引入第三方企业并由其负责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运营管理。”王福海介绍,下一步,浪街村将大力推动旅游线路进一步延伸,在保持村庄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改造提升村民闲置院落建设精品民宿,持续建设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货“五位一体”的“老家·浪街”乡村旅游综合体。
突出党建引领,以农文旅融合为路,实现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康营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突出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引领,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浪街村等一批村庄在村容村貌、发展路径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富民之路。
走进位于马啣山北麓的哈班岔村,这个海拔2700米的小山村,如今成了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宁静的山峦间林木郁葱,散布着一座座特色乡村民宿,风光十分优美。
“这些年,我们着力打造‘党建共同体’,探索推进‘党建+农旅融合’项目,创新乡村振兴路径。”哈班岔村党支部书记刘小琴说,在马坡乡党委的指导下,哈班岔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1+5”融合发展模式,与兰州市委党校、榆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兰州市农村商业银行、榆中城乡发展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甘肃大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党建共建,跨行业、跨领域、跨层级、跨地域打造产业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党建共同体”,通过党员共管、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责任共担、发展共荣“六共”模式,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聚,实现了党建资源与发展资源充分聚合、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层次地融合,一同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在开展东西协作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依托哈班岔‘党建共同体’,以‘党建+’统揽全局、引领发展。”天津市宁河区援甘专职党务工作者张建威介绍,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宁河、榆中两地把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东西协作帮扶的重要抓手,于2021年将哈班岔村确定为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来建设。2021-2022年,宁河区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900万元,统筹社会帮扶资金133.5万元,帮助哈班岔村实施村庄风貌改造、基础设施及产业提升等项目。
张建威介绍,在东西协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哈班岔村结合自己独特的自然禀赋、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瞅准农文旅融合发展趋势,确定了“一轴、一中心、四环线”的村庄规划,把全村分为八个功能区,全力打造集田园风光欣赏、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自然露营、休闲民宿于一体的农文旅品牌。
记者了解到,哈班岔村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打造“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想方设法带领村民端起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该村结合东西协作帮扶援建项目,积极引进社会和企业资金;充分的发挥“党建共同体”的作用,按照党建引领、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定期开展碰头会,需求互通、问题共商,紧盯市场变化,发挥资源的最大效能,打造形成了“青林小隐”茶摊子、“尘外山下·印象星空”和大象文旅“鲲鹏湾”营地等特色旅游品牌,让农文旅融合成了全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5年以前,毗邻兴隆山大景区的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是一个典型的守着旅游资源“金饭碗”的城郊“贫困村”。近年来,李家庄村抢抓全国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和“三变”改革机遇,创新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路径,使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村”。
李家庄村之变,始自2013年榆中县城关镇党委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当时,为提升村党组织的带富能力,该镇将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将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回乡创业的张建文被逐步培养为李家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李家庄村采取“村党总支统一规划、公司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农户负责建设种植、企业化运营销售”的办法,改建新建设施农业大棚155座,建成了集农事体验、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后,该村党总支又将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三变”改革深层次地融合,采取“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以宅基地入股、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来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引进企业、成立合作社等办法,打造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产业链。
“针对田园综合体中村里无力自主发展的栖云小镇等项目,榆中县积极引进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乡村振兴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甘肃栖云田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打造栖云山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甘肃城乡发展集团乡村振兴有限公司副书记、副总经理雷立家介绍,组建栖云公司后,李家庄村田园综合体专业合作社以流转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该村党总支书记任公司副总经理,村党总支副书记、合作社负责人担任公司董事,深度参与推进栖云小镇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引进社会资金10亿元,完成了占地350余亩的栖云小镇建设项目,年均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通过“合作社+企业”模式,李家庄村形成了具有多元业态的旅游产业,村集体和村民利益有效嵌入到了栖云小镇的产业链条之中。
榆中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李家庄村采取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充分的发挥村党总支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目标,采取组织联建、产业联兴、利益联结、治理联抓的“一核四联”措施,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村集体合作社的组织优势、企业的资金人才优势有效融合,形成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走出了一条城郊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