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旅产业的问题与处理方法——专访文旅产业专家贾会敏女士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4-02-29 09:45:44

  文化旅游,也就是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指通过文化资源吸引人们前往异地进行观光、体验、休闲、感悟的一种旅游活动。它们分别是第三产业中为人们提供精神服务消费的两个极具发展前途的产业,表现为内涵和功能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又具有天然的共生性。在这里的文化资源是种独特的核心吸引力,它包括历史遗址遗迹、建筑、艺术、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既体现为物质文化,也体现为非物质文化,在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同时也包涵一定的现代文化,是人们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和历史知识,促进区域文化特色保护和区域文明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活动。具有艺术性、民族性、体验性、互动性等特点。

  今年以来,旅游业快速复苏、加速回暖。文旅融合发展更是以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文旅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两会后,全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热议话题。从顶层到地方政府,各项文旅政策规划纷纷出台,引导文旅市场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中国文旅产业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依据市场研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到2023年,中国文旅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最具潜力和增长性的产业之一。但是,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首先,随着时下人们对于休闲娱乐需求逐步的提升,文旅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类主题公园、景区、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的人在选择时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因此,在未来几年中,各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需要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旅项目,不停地改进革新和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日渐增长的需求,不能为了单一追求经济利益而建设众多千篇一律的文化类场馆。

  其次,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文旅目的地公益性项目如博物馆、艺术中心、剧院、游客服务中心等投入大产出小,而且公益性项目运营绩效偏低。随着旅游人数的持续不断的增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在未来几年中,企业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文旅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到这点,离不开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和规划。

  贾会敏女士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艺术教育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她执教20余年,发表过多篇艺术与生态文化旅游的论文,同时也主持过多个相关课题的研究。

  她在2012年的论文《秦岭北麓山地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中指出秦岭山地的主于陕西省境内,它是国家地理气候分界线,国家重点生物功能区,荫护了十三个朝代,是中华古文明的圣地。秦岭在西安境内长约164公里,是西安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在 2012年之前持续几年的山地开发和城镇建设中,屡屡出现了一些“破坏性的建设”,对秦岭脆弱的山地ECO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降低了秦岭在我国中部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在秦岭的环山路上,经常能看到和周围绿色不协调的钢筋水泥住宅、破坏的山坡,乱搭乱建现象。这只是秦岭“破坏性建设”的一部分。随着项目组调研工作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秦岭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性。

  众所周知,山地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屏障,在维系和改善全国人民生存环境质量方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尤其上游的山地生态安全是中下游平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前期调研,项目组基本得出一个结论:山地生态安全保护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关系大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存在诸多亟待研究的科学问题,当下应以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研究为切入点,以山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继续深入地开展山地学科学问题研究。在研究中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识到保护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责任,从而树立起“保护优先,保护发展并重”的观念,为实现社会民生的长治久安提供支撑。

  山地生态人居环境要建设好的基本思路离不开人们观念的改变,即把自然作为人类的精神价值的来源,重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回归对民间传统文化人文资源的追寻。

  在文章最后,贾会敏教授指出,如果当地政府和开发机构想要开发秦岭文化旅游资源,应该第一先考虑生态保护,发展生态文化要在依法保护好生态环境、科学利用好秦岭资源方面发挥作用。维持山地大环境的生态平衡,在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中,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避免破坏性建设造成的环境恶化。合理规划利用区域资源,提倡环保节能调研显示,应该对城镇的环境容量做核算,结合山地自然气候特点,引入高新技术,充分的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等环保能源,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进行防灾人居的研究,建设低能耗、低污染、高质量,舒适的人居环境。在这方面我们大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例如荷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保护环境,大力提倡“环保屋”计划,屋顶铺草皮,四壁利用太阳能发电和供给热水,排水管用陶瓷替代塑胶,引雨水冲洗厕所,建筑材料使用循环再造物质,符合环保和健康要求。这项计划由政府大力推广建设,之后荷兰人住“环保屋”就成为时尚。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可以让我们借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环保节能材料更能促进区域的人居建设。贾会敏教授的研究与中央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精神非常吻合,她的研究成果和建议也得到当地政府机构支持和响应。

  2018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设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陕西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三年行动方案》,省林业局制定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登高望远,更上层楼,积极探索与中央水塔、中华祖脉相匹配的治理举措。秦岭的上部是核心生态区,已经实行最严格保护的方法,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地,着力推动秦岭国家公园建设。秦岭的下部是重要生态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新路径,加快构建上下联动的秦岭生态保护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秦岭全域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域。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本报告着重关注秦岭北麓,也即陕西秦岭的渭河流域。2021年上半年开始,我们组织力量对秦岭北麓进行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初步形成“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构想,努力使秦岭北麓成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

  秦岭发展文旅而造成的环境及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众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的一个缩影,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旅游开发机构的有力措施,也离不开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规划。文化旅游产业涉及方方面面,只有进行多元融合创新,才能解决好全面统筹问题。我国有众多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它们往往时刻关注并掌握最前沿的信息,选择一批人文社科专业,旅游专业的高品质人才可以使我国的文旅产业少走弯路,尽快走上绿色环保且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像贾会敏教授这样的专家就可以从运营实践、创新经验等专业角度为中国各个地区文旅发展和乡村社群生态的发展路径建言献策,并为培养文旅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作者:赵文)。



上一篇:文旅景区运营管理存在的缺陷及需要注意的几点 下一篇:我国公司管理结构现在的情况、问题及改善办法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