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北京)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这样写道。
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迎来了高光时刻,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以下简称“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广场及建筑群(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这15个遗产是北京中轴线构成要素,纵贯北京老城南北,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北京中轴线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遗产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也密不可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北京中轴线始终统领城市发展,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展现出《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传统都城理想范式,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为中国传统“择中”观念于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特殊见证;建筑与景观集中表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礼仪和秩序的强调;而多元化的空间组织更为国家礼仪文化与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北京中轴线还具备极其重大的历史见证意义,与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见证了中国社会从王朝统治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做出了重要贡献(标准3);“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标准4);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体现在其作为都城核心的延续性,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可保持其现有形式的必要性。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钟鼓楼犹如两个铿锵有力,肃穆庄严的音符。钟鼓之声回荡在城市的上空,用声音书写历史,传载着这座城市数百年以来的时光回响。
钟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是北京老城内城市肆区域的标志建筑。鼓楼、钟楼南北纵置,两座建筑之间由一长方形广场连接。钟鼓楼集计时仪器、定更之鼓、报时之钟于一体,凭借高大的建筑形体和特殊的扩音构造,用中国智慧计量和报送了六百多年标准的“北京时间”,暮鼓晨钟传达着昼行将尽、夜禁将启的信号,与城市守备、值更夜巡密切相关。
随着时代的发展,钟鼓楼的报时功能废止,作为城市历史的剪影,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两座高大建筑周边繁华的商贸和民俗活动,为城市居民留下温暖亲切的记忆。如今,两座建筑气势恢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景观视点,站在鼓楼向南远眺,景观视廊通透,城际天际线绵延。
北京市城区里有大大小小的1770座桥,中轴线上的万宁桥是其中之一,建成700多年来仍在为社会交通服务。
在熙熙攘攘的什刹海景区,游人不经意间从万宁桥而过。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南北跨越于玉河水道之上。万宁桥为单拱石桥,桥体、燕翅、镇水兽、澄清上闸遗存都保存着,桥面两侧各设16根望柱,桥体两侧有石砌驳岸,镇水兽悠然地卧在驳岸上。作为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万宁桥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2020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启动了万宁桥修缮工程,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全桥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准记录,对桥面斜铺石进行逐块编号登记,为日常养护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对桥梁的荷载能力、受交通震动的影响,开展了相应的试验,规定只有公交车和7座(含)以下载客汽车可以通行,且限速30公里每小时,悉心保护好这座古桥。
如果不是考古发掘,世人也很难想到,繁华的前门大街入口区域地下,埋藏着一座桥——正阳桥。
正阳桥对应着明清北京城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城护城河上的9座桥梁之一,始建于明朝扩建内城之时,从《康熙南巡图》《乾隆南巡图》中能够正常的看到,正阳桥石桥桥身为三券,桥面用栏板分成三路,中间一路专供皇帝出行,两侧供民众行走。
《明英宗实录》卷五十四记载,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修造京师门楼、城濠、桥闸,增修了瓮城、箭楼、左右闸楼,“深其濠,两涯悉甃以砖石,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撤之,易以石”。据此可知,正阳桥石桥修建于正统年间,之前为木板桥。
民国年间,为适应城市交通发展,对正阳桥进行了改造。20世纪70年代,护城河加盖,道路改造,正阳桥被埋入地下。
在考古调查和研究基础上,2021年9月开始,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正阳桥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镇水兽及雁翅及正阳桥的东南部分。作为中轴线上考古发掘的新成果,证实了正阳桥和正阳门城楼在历史功能价值、建筑景观序列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是中轴线遗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正阳桥遗址的保护展示将与正阳门、五牌楼、前门大街形成有机整体,观众也将有机会来到这个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体会完整呈现古代北京的城市管理设施和城市空间形态。
中轴线沿线有多段道路,它们不仅连接着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和公共空间、发挥着交通作用,也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沿街风貌。中轴线南段的道路位于正阳门与永定门之间,是明清时期使用的国家祭祀大道,承载着国家礼仪功能。经过2022年的考古发掘,在居中道路区域揭露出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和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存。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现已发现的遗址以物质实证真实地展现出明代以来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构造和不断传承沿用的历史。
景山为明清两代皇家御苑,其与故宫共同组成的布局关系,展现出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在景山漫步,可以领略集高大的山体、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华丽的宫殿建筑于一体的景观。
万春亭是五亭中最为高大、建筑形制等级最高的,位于正中山顶,这里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景山北部区域居中建有寿皇殿建筑群,南端东、西、南三座牌楼与南琉璃门围合而成的礼仪前导空间,其后有内外两重院落。
景山及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兼具礼仪祭祀和人造山体以登高游赏眺望全城的双重功能,见证了明清国家礼仪传统。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的最高典范,是世界上现存顶级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早在1987年就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北京中轴线的遗产构成要素,故宫与北京老城的位置关系反映出中国古代都城“择中立宫”和“象天法地”的规划理念。站在景山的万春亭上俯视,这一特点尤为明显。
故宫以中路为中轴线,东西分为五路建筑,南北可分为外朝区和内廷区两大区域,建筑形制最高、功能最重要的建筑均位于中路。
故宫是明清时期皇家举办国家庆典、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场所,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则是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进程的重要节点,而今在一波波参观热潮中,故宫成为首选目的地之一。
端门位于故宫南侧,北侧。端门构成明清两代进出宫城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为朝堂空间的一部分。端门由城台和城楼组成,建筑形制和体量与城楼基本相同。两者一同以其高大的形体和端庄的风姿,烘托出皇城与宫城轴线建筑的威严和神圣。
为避开的人流,从南河沿这里按照导航的指引,左拐右拐的穿过几条胡同,来到了位于故宫东南侧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也是太庙的所在地。而社稷坛则位于故宫西南侧,在中山公园内,两处遗产点幽静庄严,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到此参观的游客不多。
太庙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严整对称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
太庙坐北朝南,由内外两重垣墙围合成环套式长方形院落。主要祭祀建筑均位于内垣,居中对称分布。坐落于三层须弥座台阶上的享殿为明代建筑遗存,采用官式建筑的最高形制。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顶级规模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古老的太庙在新的时代迎来了新的生机,如今经过修缮的太庙享殿已经对外开放,正在展出的“太庙历史背景和文化专题展”以历史为线索,从建筑礼制和祭祀文化两个角度,再现了北京太庙的历史与文化。
与太庙规划格局相对,社稷坛由内外两重坛墙围合成环套式院落。内坛为礼仪祭祀空间,中央为祭坛。社稷坛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谷物)的祭坛,反映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对国土的认识和崇拜,以及祈求国家政权与疆土永固的愿望。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正阳门位于广场南端,由纵置的城楼与箭楼两座高大建筑构成,城楼居北,箭楼居南。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老城中顶级规模、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
田地西北角有两方被玻璃罩保护的石基遗址。这正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根据《光绪朝会典图》所载“台前为耤田一亩三分”而复原的耤田历史景观。2018年,通过考古发掘在这片区域清理出了明清耤田的礼仪活动区和耤田遗迹,实证古代皇家耤田礼制。
耤田礼起源于周朝,意为天子要亲自耕田,为天下表率。发展到明清时期,每年春耕时节,皇帝都要下田亲耕,右手扶犁左手执鞭,两侧为户部尚书与顺天府尹,伴随着奏乐,皇帝往返扶犁三趟,户部侍郎从旁播种。耤田历史景观,是北京先农坛农耕文化的核心展示区,代表了农耕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先农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西南部,与天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呈对称布局。先农坛由内坛和外坛组成,内坛祭祀建筑包括先农坛祭坛、耤田、观耕台与太岁殿建筑群。外坛设有神祇坛、庆成宫。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顶级规模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
行走北京中轴线,苍翠欲滴的古树掩映在红墙碧瓦和市井街巷之间,古树与古建相生相伴,惬意畅然。在中轴线多株古树名木中,有大约6600株集中生长在不到6平方公里区域中的故宫、景山、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这6处著名遗产点中,古老沧桑的大树上挂着一个带有二维码、或红或绿的树牌,这是北京古树的身份证。红牌是300年以上的古树,绿牌则是100年到300年之间的古树。它们见证着这条跨越千百年,绵延数公里,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贯通城市中心区中轴线的历史变迁。
为保护这些“活的文物”,1998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颁布了首部古树名木保护地方法规,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划。这些年,围绕中轴线保护和北京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保护地方法规的出台,将古树名木列为重点保护要素,逐步加强保护。为了更好地呵护这些古树,每株古树都明确了一名“护树人”,“护树人”按标准定期养护古树。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和缓冲区主要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管理范围,该区域一直是北京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承担着政治、经济、居住、文化发展等多元而复合的城市功能。居住人口过度集聚、发展压力、交通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对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保护和区域内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带来一定挑战。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等部门加大对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出台北京中轴线整体的保护条例和保护管理规划,建立了多层级、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对其规划格局、建筑景观、文化传统、景观视廊、遗产环境制定了系统的保护管理措施,持续、有序开展遗产保护、考古勘探、环境整改治理、展示与监测等工作。保护修缮工程令遗产构成要素的保存状况得到整体改善,环境整改治理也使所处历史环境得到整体提升,遗产区、缓冲区和更广泛的区域的城市景观更加协调、统一,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到保护,遗产价值展示的系统性也得到加强与提升。
通过赋权公众监督促进公众参与,不仅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要方法,也是彰显城市现代治理水平的重要平台。北京中轴线管理机构借助数字技术,建立多种类型、简便易行的公众监督和意见收集平台,如在“云上中轴”小程序上搭载的“数字打更人”板块,通过该板块,公众可完成对北京中轴线各遗产构成要素的“巡检”任务,即通过定位确定所在位置,上传反映遗产地现存问题照片,提出意见建议。这些公众反馈问题可通过小程序快速送达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使之获悉一手情况。人人都能成为“数字打更人”。
铛铛铛!伴着清脆的铃声,一辆绿皮黄顶的复古铛铛车满载着乘客从前门出发,沿着北京中轴线处文化遗产。近日,大美中轴线观光巴士开通,车厢内悬挂着一盏盏大红宫灯,上方是中轴线个遗产点的老照片和介绍,座椅间摆放着四四方方的小桌,驴打滚、山楂卷、烤鸭卷……乘客们可以一边品尝老北京小吃,一边听讲解员讲述途经点位的故事。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印记,无论是城墙、城门、街巷、店铺,都能反映一座城市的历史风貌,都是记录发展变迁的重要载体。随着古都风貌逐渐完备与保护,北京中轴线将成为具有浓厚文化渊源城市的金名片,展现北京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