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综合体 发挥聚集效应 丰富文化内涵
来源:企业文旅    发布时间:2024-10-14 04:10: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意识的提高,国内不少城市在重要地段兴建了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大型文化综合体,这些城市文化综合体将城市公共文化事业、城市文化产业、城市文化消费有机地融为一体,产生了良好的聚集效应,充分的发挥出城市文化会客厅的功能作用。

  城市文化综合体首先是场馆的综合。目前已兴建或在建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均是将多个场馆聚集在一起,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在9月13日至14日举行的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上,四川成都天府艺术公园被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案例。总面积超过3000亩的天府艺术公园于2021年底开园,包括美术馆、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是成都“八街九坊十景”中“十景”之一的地标公园。优美的景观设计、当代风格的建筑主体、高品质的艺术展览、舒适的阅读环境、多元丰富的活动,让天府艺术公园成为市民、游客享受文化艺术滋养的好去处。

  今年9月,第二十四届中国陶瓷博览会、第七届河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等文旅活动在河北唐山举行。唐山文化广场作为上述活动的举办场地之一,聚集了唐山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唐山大剧院、工人文化宫、档案馆、会展中心、唐山宴(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作为唐山最大的综合性文化阵地,唐山市文化广场紧邻唐山南湖景区、皮影主题乐园、足球文化公园等场所,成为文旅融合示范地和文化潮流聚集地。

  位于山东济南西部新城核心地段的省会文化艺术中心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于2013年启用,包括省会大剧院及济南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设施。济南多家文艺院团将驻地搬至此处,济南市文化馆群星剧场定期在此演出。济南市图书馆行政负责人王海表示,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将几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联合在一起,有利于打造“立体交互式”体验空间,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的大湾区艺术中心是另一处即将绽放的城市文化综合体。作为广东省重点文化工程,这里由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组成,预计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

  城市文化综合体不仅是场馆的综合,也是服务的综合。目前已建成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充分的利用场馆和资源集中的优势,为市民、游客提供综合的、一站式文化服务和体验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作为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期间文化展示交流点位和城市文化体验观光线路产品之一,成都天府艺术公园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优质的文化体验,艺术美与烟火气在此共生,市民、游客在此看艺术展、观非遗秀、品文艺沙龙、买文创产品。特别是自去年6月起,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实行超长延时服务,已先后有超过40万人次的读者感受深夜阅读的魅力。随着“图书馆之夜”的常态开展,话剧《苏东坡》、端午节诗会等200余场活动点亮成都市民的夜生活。“这种供给创造的需求,产生了新的文化体验和消费场景。”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表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位于天府艺术公园的成都图书馆结合成都城市生活美学形象,联合部分区(市)县图书馆开展全民“打卡”,其间进馆人次和活动人次双双破10万。

  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实现了各类文化活动的融合与互补。一方面,它为市民提供文艺作品欣赏、传统民俗体验、全民阅读等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考虑到西部新城多为新开发的楼盘、年轻人和青少年儿童多的实际,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将文艺演出与体验活动相结合,以提升片区的活力。如济南市图书馆、济南市文化馆聚焦青少年等群体的需求,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推出了“阅读迷宫”“绿毯音乐派对”等项目。“文化综合体确实给群众带来很多便利,比如周末带孩子到这里,既能去图书馆看书,也能去文化馆看非遗展,可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比较多。”济南市槐荫区市民周志刚说。接下来,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将继续联动周边商场,推出更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探索无边界的“大公共文化空间”。

  城市文化综合体作为城市街头的大型人文景观,有些还与景区、景点相邻,除了具有文化的功能,还具备旅游的属性。为此,它们除了开展优质、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外,还利用地理和环境优势,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探索、培育文化新业态。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唐山文化广场作为文化聚集地,各个场馆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共同举办活动、展览等方式,加强联动,发挥“1+1>2”的聚集效应。同时,还深入推动与唐山南湖周边旅游业态等相互融入,将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购、娱”中,以丰富业态留住游客,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以唐山市图书馆为例,作为唐山市文化广场的一部分,该馆与唐山宴共同建设燕山书院,不定期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阅读空间。“唐山市图书馆还开展‘阅读赢积分 免费游景区’主题活动,与南湖风景区内的热带风情馆、皮影乐园合作,以‘文化+旅游’为引领,吸引游客走进图书馆、主动阅读,引导读者走向景区,实现游客与读者的双向带动。”唐山市图书馆馆长穆桂苹说。

  旧厂房、老水塔被赋予新潮流的表达方式,动漫展、国风表演等活动吸引人眼球,文创店、非遗馆创意十足,小吃摊人群熙熙攘攘……位于广西南宁市邕江南岸的百益·上河城是利用原南宁市绢纺厂旧工业生产厂房升级改造的集工业、文化、非遗、潮玩、潮购等于一体的情景式文化体验创意街区和城市文化综合体,于2019年开业运营,集聚了各类企业200多家,用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消费业态满足游客“食、游、购、娱、演”的需求。非遗生活馆是百益·上河城“融合”特性的一个缩影,古老的壮乡非遗技艺和文化元素在这里被重构和解读。“非遗生活馆通过创新和重塑,让非遗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广西壮锦山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曦说。广西上河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飞翔介绍,这里的艺术中心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演艺活动400余场,日均游客超过1.5万人次,累计年接待游客达到600万人次。

  城市文化综合体在给市民带来综合式文化服务、集成式文化体验的同时,也给场馆的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真正发挥城市文化综合体的效能,做好融合文章,考验着文化部门的管理上的水准和服务能力。

  在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唐琼看来,作为多元文化业态的空间集聚区,城市文化综合体为人类带来多元文化的生动体验、一站式的文化消费,吸引不同群体前来开展文化实践,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她建议,未来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发展,一是要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根本,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追求;二是要以城市的总体规划指导功能业态的定位,凸显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特征;三是要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等跨界融合的持续深化,凸显文化的引领赋能作用,推动城市的发展。

  在王海看来,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关键发展目标是均等化。因此,兴建文化综合体的同时,也要将老城区的文化场馆充分的利用起来,作为分馆来发挥应有的效能。

  (统稿:谭志红,参与采写:韩洁、王雪娟、李秋云、范海刚、苏锐、郭凯倩、谭志红)

  自8月29日浙江省文化新地标——由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和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四馆一中心”组成的之江文化中心正式启用以来,预约即秒光,开馆就爆棚。家住附近的一位居民说:“这个礼拜已经逛了两次,不但可以领略文化气息,餐饮、市集等配套一应俱全,参观交流、吃饭聚餐、休闲遛娃都非常适宜。”

  作为浙江省内体量最大,集自然、人文、艺术、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复合型文化综合体,之江文化中心占地面积258亩,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文化聚落。它不仅拥有全国首家全面智慧化省级图书馆、全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顶级规模的省级文学馆,还有一个超大型的集艺展中心、餐饮街、文创市集等业态于一体的“下沉”式公共服务空间。

  之江文化中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场馆是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2万平方米,最重磅的展览是“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用考古成果和文物构建浙江宏大的历史。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已有9件汇聚在之江新馆。据了解,在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里,从地下负一层到地上四层分布了十几个展厅,从上山文化到河姆渡图腾,从良渚玉琮到战国珍品,从伊人红妆到江南秘色,从唐琴风采再到《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每一件藏品都是国宝级的文物。

  浙江非遗馆开馆首批展示展品1022件(套),包括“鲁班奇妙锁”、竹编工艺等,凝聚着匠心智慧,更体现着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近日,“欢娱影视”受邀将荧幕上才能看到的蕴含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精致服化道带入这里,进一步拉近观众与影视作品的距离,也为公众献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我们特别希望年轻人喜欢上非遗馆,喜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迸发新的活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郭艺表示。

  作为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标志性项目,之江文化中心的启用也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运营提出了考验。据介绍,之江文化中心由浙江省文投集团按照“文化空间+内容+产业”的模式统一运营。“一流的地标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运营,高站位谋篇布局,多举措引优育优,大平台借势借力,一体化运营破题,高效运作、多元互补,高品质开展文化空间的运营。”浙江省文投集团董事长林亮表示,未来,一方面要聚焦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推出符合年轻群体审美和消费习惯的活动;另一方面,要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实施一批重点文化会展、论坛、赛事活动,持续不断提升浙江文明和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

  作为天津文化展示、交流、休闲、消费最集中的区域,天津文化中心集文化场馆、城市公园、市民休闲中心、青少年活动场所为一体,是天津标志性文化建筑群,被誉为“城市高雅的客厅和亮丽名片”。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天津文化中心游客熙熙攘攘,十分热闹。随着文化惠民“开森·游园会”拉开序幕,这处集文创产品、非遗作品等为一体的好物市集,吸引了大批游客争相打卡。

  9月28日晚,“活力河西 品质之城”——2023西岸文化消费季中秋国庆双节文旅商主题活动暨天津文化中心文化惠民“开森·游园会”启动仪式举行,天津各大文博场馆、演出剧院、文化机构共同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假日文化盛宴。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郭金琦介绍,本次活动涵盖好物市集、互动体验、文艺演出三大主题,将艺术、文创、商业、生活融为一体。“从‘开森·中秋千灯会’到迎国庆无人机飞行表演、活力河西·都市消费嘉年华——金色双节high购季等精彩活动,连续8天、各具特色的文化惠民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的观演体验。”他说。

  走进“开森·中秋千灯会”,现场悬挂着近千只各式各样的国风灯笼,市民可以看灯会、猜灯谜,共度中秋佳节。现场还设有互动娱乐区,为市民提供休闲休憩空间。“这里集创意艺术展示、手作工坊、互动体验等元素于一体,在欣赏原创设计作品、拍照打卡留念、参与手作工坊学习手工艺技巧的同时,还可以与文创艺术家交流互动,全方位感受潮流文化魅力。”来自北京的游客陈先生说。

  来到“开森·游园会”文化市集,144个特色文化摊位让人眼花缭乱。在“悦读”文化组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携手众多出版社和书店,带来上千种主流文化图书闪现“开森·游园会”,更有众多新书首发。来到文博场馆组团,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天津大剧院与文化机构首次集结,带来众多文博场馆的特色商品、文创艺术品,让文化的惊喜不止于室内的展览,更沉浸在秋天的文化盛宴里。

  在非遗组团,国家级、市级等非遗项目集结于此,62家特色文创项目以及主理人领衔特色文创组团,吃喝玩乐购,众多“开森惊喜”将节日氛围感拉满。

  10月1日晚,随着夜幕降临,天津文化中心上空上演迎国庆无人机飞行表演,庆祝祖国华诞。由500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通过高科技编程,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颇具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意蕴的中国龙、凤、哪吒等形象引人驻足,天津文化中心“C”形雕塑、天津大剧院、人民公园、天塔等景观更是齐齐亮相。与此同时,音乐喷泉同步开启,精美画面与无人机表演交相辉映。“在如此震撼的场景中感受信仰和力量,这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景课。”市民张女士说。

  王全吉(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空间融合上有作为。城市文化综合体通常以建筑组群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形式出现,兼具城市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文化消费等功能,在空间布局上要科学设计、合理地布局,艺术体验区、文创艺术空间、沉浸式艺术体验、人文探索体验,与咖啡馆、地方美食等空间有机融合,参观动线有机串联起各区域,让每一位走进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市民有良好的体验感。

  在活动策划上有统筹。根据博物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及书店、数字文化体验馆、艺术馆等空间功能,策划推出各类青少年研学游项目;根据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统筹策划城市综合体的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并且开展文创市集、国潮雅集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既传统又时尚的文化活动,营造城市文化综合体浓厚的潮流文化氛围。

  在宣传推广上有融合。在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开馆运营中,整体统筹系列新媒体文案,调动城市生活短视频创作者的参与热情,参与到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宣传推广中,通过话题营销、现场打卡等,在小红书、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平台,营造声势,传播出圈。

  在文旅融合上有探索。城市文化综合体的建筑美学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艺术空间与休闲旅游的相互成就,形成城市文化和休闲旅游的业态多样性。做好文旅融合文章,相互引流,让市民、游客走进城市文化综合体,享受现代城市休闲生活的同时,感受文化力量,享受艺术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同时,在文化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参与方面,建立文化志愿服务统一平台,探索具有城市文化综合体特点的志愿服务招募机制、服务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开发富有时代特征、数字化特点、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上一篇:“好客山东”继续出圈 文明IP成旅行景点“流量暗码” 下一篇:“沂沂”“毛毛”欢迎光“临” 2024山东省旅行开展大会LOGO、标语、吉祥物发布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