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如期而至,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三农”依然是热门话题,代表委员们履职尽责,带来了不少建议提案。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农”关键词,“农文旅”融合发展也非常关注。本文整理了部分相关建议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欧阳华提交关于点亮乡村夜文化、夜经济、夜生活,促进乡村高水平发展的建议。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乡村面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化。点亮乡村的夜文化、夜经济、夜生活,能够带动乡村的新业态的发展,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增收,实现“把游客留下、把文化演好、把产品卖出”的新目标。
今后,不仅要重视规划设计,更要提升档次、品牌的打造,构建新型的消费场所、体验场景,增加游客吃住玩乐购等方面的新型的体验感,来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
传统村落是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根基。在当前“和美乡村”建设中,多地加强对传统古村落合理保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释放非遗、民俗等业态活力,让古村落“活”起来,让历史文化“传”下去。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也存在因大拆大建、无序开发等而破坏传统村落原生结构、文化肌理的现象,甚至片面追求商业效益或潮流趋势,对“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理念带来冲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国瓷陶艺书画院院长王一君建议,要制定相应政策和实施细则,建立更加具体化的省、市一级政策法规,既要涵盖传统村落整体风貌、格局形态等物质领域,也应包括传统习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层面。同时,哪些古树、古井、古道等亟须保护、如何保护,都应明确责任主体,完善管理机制,做到有规可依。
要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在传统村落里,建筑是形体,文化是核心。建筑的维护、修缮和文化习俗的挖掘、整理、传承都需要长期投入。针对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后备经费支持不足,村庄特色民俗的延续性得不到充分保障,部分受损建筑、道路等难以妥善修复等类似情况,相关主管部门应给予专项扶持,避免因资金不足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对于项目开发要严把审核关。要像保护文物古迹一样保护传统村落,尤其是在单体建筑之外的整体性开发,很难划定“硬杠杠”,更需要政府协同专业部门,从设计初始环节起,就严格监督、审核,避免因把关不严而破坏乡村文化肌理。同时,要合理焕活乡村业态。围绕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使其成为新业态的经营者、受益者,通过实施农、文、旅、体等跨界融合、深融合,营造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带来群众生活的安居乐业与和美和谐。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事。”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委员说,甘肃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旅游资源大省,应该利用好资源优势,加快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加快推动乡村发展转型升级。
石培文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适时启动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创建工作,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扩容升级,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向更加标准、更加规范、更大规模方向发展。”
“坚定不移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说,余村从过去炸山开矿造成“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到现在变成了“人在余村走、就是画中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汪玉成感慨,如今的余村,村强、民富、景美、人和,2022年村集体经济达到了130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64863元,“乡亲们说,绿水青山就是幸福靠山。”
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汪玉成介绍,余村联动周边3个乡镇17个村一起共同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儿的“大余村”,还同四川、新疆等省份的9个村结成对子,共谋发展。“一滴水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余村的身后展示着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汪玉成表示,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定会指引新时代乡村振兴取得更大的辉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中的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极具实践意义的发展模式。然而,“农文旅”融合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农业、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同,产业化程度不高,存在农民收益低、文化传承不足等问题;再比如,地方特色不够突出。一些地方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缺乏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吸引游客。
马珺建议,在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在产业协同方面,加强农业、文化业和旅游业之间的协作。同时,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并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提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在增强地方特色方面,鼓励各地挖掘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打造高品质旅游吸引物。
她还提到,在创新融合模式方面,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采摘、精品民宿、农事体验、观光度假等,释放磁吸效应,形成“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表示,今年将提出关于建立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建议。
夏华认为,推动乡村地区传统手工艺振兴,建立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新模式,是解决农村就业,刺激消费,实现脱贫不返贫的重要举措。建立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区,并将成功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复制,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深刻意义。对此,夏华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指尖产业。例如,用数字化手段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利用龙头企业平台资源孵化民族文化IP,推动民族文化IP与服饰、食品、酒店、艺术品等跨界合作,搭建民族时尚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训扩大就业创业,健全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培养机制,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销售”的模式,实现文化富民、居家就业;场景化打造国潮文化新高地和消费体验目的地,将民族元素与“吃、住、行、游、购、娱”功能结合,打造可体验的,别具特色的指尖产业基地等。
二是打造特色国潮文旅产业,吸引全球消费者。一方面,紧抓文化体验消费时代大潮,将原生态民族文化提升发展成为国潮美学新高地,打造文化新地标,吸引全球消费者;另一方面,促进中西方文化产业合作,整合全球设计师资源,打造“中国民族美学时尚周”等超级活动平台,成为全球设计走进中国、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的新桥梁。
三是激发龙头企业积极性,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带动作用,打造行业标杆案例。夏华指出,龙头企业是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打造乡村振兴创新模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主体,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投身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中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新乡村振兴产业新模式,最终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非遗已经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解决乡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曾娜提出了加强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建议。
曾娜认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但由于“非遗”项目数量众多,项目所在地分布较广,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保护机制欠缺、资金不足,“非遗”项目“老龄化”严重,后继无人,传承和发扬遇到困难。
为此,她建议,从政府层面要加强主导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有关地方政府可根据项目本身及传承人的情况,建立更加具体的机制,给予项目和传承人更充实的资金保障,特别是针对濒危项目和即将失传项目的传承人,优先提高补助经费;在企业层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挥资源优势,对“非遗”项目的展现形式进行创新和包装,使其重新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在网络世界,要大力推进“互联网+非遗”,大力推广“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音乐节、国风直播音乐会、“指尖上的非遗”等主题和模式,全方位展示非遗的魅力;在校园层面,积极推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与当地大专院校、高中、初中、小学联手,让更多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非遗”走进校园,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增加“非遗”项目传承人发掘与培养的渠道;在产业发展层面,要加强文旅和非遗的相互融合,充分考虑每个地域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旅游场所的承载能力,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融入有生命力的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明确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保护与传承好“非遗”,使其为乡村发展聚力赋能,体现当代价值,具有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拓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重要作用。
民进中央提案称,目前,“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存在三个“不够”,即“非遗”活化利用不足,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不够;“非遗”与乡村文化建设联系不紧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不够;“非遗”传承人交流传播有限,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不够。
以“非遗”活化利用为例,“非遗”传承人与文旅产业主体对相互合作重视不够,均缺乏主动合作意识与愿望,零星合作也仅将“非遗”作为表演节目而非地标式文化资源,未能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大多数“非遗”产业化程度不高,品牌建设不足,缺乏市场化运作,缺乏营销抓手,不被大众所熟知。
再比如,乡村“非遗”多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存在,鲜有现代化的推广形式,大众较难充分认识了解。有很多人认为“非遗”看不懂、听不懂、学不会,导致曲高和寡,其特有的文化内聚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在提案中,民进中央建议,加强传播,深耕产业。积极探索“非遗+”模式,利用农产品、农副产品的产品包装和文化营销,发掘文旅项目周边和纪念品价值,以此融入相关产业,推动“非遗”与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及体育领域的融合发展,发挥相互促进作用,增强“非遗”发展活力。结合周边优势文化及环境资源,进行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和布局,构建“非遗”主题文化旅游路径,吸引游人溯源“非遗”所在村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此外,完善传承人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对现有传承人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传承人的分类管理机制,创建更具有实用性、多样化的传承人培训与培养机制、评价与奖惩制度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表示,当前,在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中,过分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而忽视其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应当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科学评估和价值核算,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补偿纳入生态补偿政策中。
他认为,生态功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功能之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之一。以活态性、动态性和系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病虫害防治等生态功能与价值十分突出。不少农业文化遗产地也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地、生态农业技术策源地、生态文化“基因库”。
为此,他提出三方面建议:要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有序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试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建议,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以风土文化为灵魂,深度挖掘乡村价值,跨界创新产业业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技术链、人才链融合,进而形成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农文旅融合发展可以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旅游繁荣,带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农业、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同,存在农民收益低、文化传承不足等问题;地方特色不够突出,一些地方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缺乏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产品同质化严重。
对此,马珺建议,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方向和支持政策;强化产业协同,建立产业联盟、协会等机构,加强农业、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的协作,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参与、推进文旅产业对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益和产品质量,提高农文旅产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地方特色,鼓励各地挖掘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打造高品质旅游吸引物。
此外,马珺还建议,在人才培养、硬件建设、模式创新方面下功夫。通过开展培训、创业支持、引进人才等方式,加强对农村文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打造“以旅兴农,农文旅互惠共赢”的乡村振兴模式,大力发展休闲采摘、精品民宿、农事体验、观光度假等,释放磁吸效应,形成以旅兴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带来了多份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建议,希望推动政府多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加大各级非遗馆、非遗工坊的建设力度,规范建设标准和运营机制,不断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非遗真正融入当代生活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大作用。
成新湘代表介绍,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各地非遗馆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加强非遗馆的标准化建设和系统化运营发展已刻不容缓。成新湘代表建议,联合国家标准委、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及优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研究,按国家、省、市、区(县)四个等级,分别制定出台不同等级非遗馆的建设标准,从场馆名称、建筑规模、功能设置布局、运营管理、传承人及非遗项目建设管理等多方面提出统一规范的意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她还建议,采用政企合作模式,由政府投资建设非遗馆,鼓励有经验的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非遗馆的具体运营,实现资源共享,并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同时,及时同步制定具体的政策落地配套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落实政策保障机制。
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公布了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66个工作成效突出、社会效果良好、人民群众认可度高的非遗工坊案例入选。
成新湘表示,当前,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等,在促进非遗保护、带动创业就业增收、推动非遗传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遗工坊是连接非遗与大众、非遗产品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成新湘代表认为,应加大非遗工坊的建设力度,将非遗工坊建设纳入长期规划,按国家、省、市三级,在“十四五”规划时期集中建设一批非遗项目齐全、功能目标明确、非遗产品有创新有市场、对非遗项目传承发展具有实效的非遗工坊,并加快制定完善非遗工坊建设标准及评估机制。她还建议,每年定期对非遗工坊的社会服务、产品生产和营销、经济效益、设计创新、营销创新、传承发展等管理指标进行科学和定量的评估,采用“可上可下”的动态评估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为推动各地非遗工坊发展壮大,推动非遗产品进入当代生活,成新湘建议,各地应进一步完善非遗工坊具体落地配套政策,鼓励当地政府完善非遗工坊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同时协调文旅、教育、财政、人社、工信等职能部门,同步出台制定相关配套落地措施及指导意见。此外,她还建议教育部加入非遗工坊共建,加快推动非遗工坊进校园工作,打造校园非遗工坊阵地,促进传统手工艺特色劳技教室或校园非遗工坊建设服务规范标准,推动非遗教育普及。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引发广泛关注。成新湘代表认为,该通知提振了非遗从业人员的信心,为“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成新湘认为,为促进非遗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要探索非遗进景区、“景区+村落”“公司+村落”“传承人+村落”、农旅融合等非遗项目开发新模式,并通过“非遗+地铁”“非遗+高铁”“非遗+新业态”等形式,使非遗在新时代融入百姓生活,促进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新湘表示,要推动文博、文旅和非遗领域的文创产品开发,鼓励引进优秀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加工人才和资源,充分挖掘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的文物、非遗、民俗、艺术底蕴,改变目前某些地方传统单一、同质化严重的产品面貌,打造真正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博、非遗、文旅创意产品IP,让广大群众能够把文物、非遗带回家。
成新湘还建议,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力量,大力开发数字非遗、智能非遗,通过科技化、艺术化、多元化的创新路径,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表达,让游客可以通过观赏多媒体、体验虚拟漫游等多种形式的互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古老非遗的魅力。
乡镇村史馆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山东、天津等省市先后开展了乡村记忆保护与传承工作,各地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等都纷纷加大对乡镇村史馆的投资,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表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镇村史馆的建设意义重大,既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记忆。我国乡镇村史馆的建设因各地区环境经济和资源等诸方面的影响,全国乡镇村史馆的数量还相对较少,并分布不均,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仅能为少数村镇史馆提供财政支持和人员保障;馆舍缺乏专业人才,展览内容有所欠缺,形式上较为单一,宣传、教育功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刘万鸣委员建议,加大对乡镇村史馆的扶持力度,增加财政和政策支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建设中;积极组织省市县级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对乡镇村史馆开展对口文化帮扶,发挥引领辐射作用,通过省市县文旅部门定期举办培训班,培养乡村文化人才,共同推动乡镇村史馆建设;拓展乡镇村史馆的展览内容,在策展中不仅包含历史沿革的内容,更要兼顾地方文化性和艺术性,尤其要展示地方区域独特的文化特征、旅游资源、艺术资源,以突出地域特色推动乡镇村史馆融合档案馆、方志馆的功能和特点;将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乡镇村史馆相结合,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基层,走进田间,深度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丰富陈列展览的形式,增强参与互动性,提升群众文化参与度满意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代表表示,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应健全配套机制,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徐冠巨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开展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案例研究,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通过设计好“村集体经济有收益、村民有受益、企业有效益”的可持续利益联结分配机制等,让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更有底气。同时,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让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更可持续,打造出可推广、可复制、有未来的示范和标杆。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就,但个别地方存在“过热”等现象,反而对农民、农田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有学者甚至发出了“乡村振兴,不能折腾农民”的呼吁。为此,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建议:一是应该对基层政府的相关行为适当限制;二是应该依据公司经营等法律,建立项目制“资本下乡”的长效治理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菏泽曹县磐石街道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认为:土地作为农业最基础的资源要素,一方面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依然是以“小、零、散”的方式为主,严重阻碍了农业的产业升级和价值提升。
为了更好地提升土地利用价值、提升农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王银香提出以下建议。
对农田实行“先整合、再分配”,提升农田质量水平和利用效率。“先整合”是指根据村、镇等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对农村土地进行集中测量和统一调整,整合完成后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集中建设农用基础设施,包括沟渠、管网、道路等。这一过程中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不能减少原有农田的总面积,二是注意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结合。“再分配”是指做好土地整合之后,再根据农民原有农田面积进行重新分配。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两个方向:一是对选择自主经营的农民,要采取就近原则(靠近居住区),并引导他们走生态农业、体验农业、精致农业的道路;二是对有选择流转经营意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他们选择远离居住区、价格相对低廉、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地块,增加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先整合、再分配”的优点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同时,还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农田的质量水平和利用效率,也便于下一步农业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要考虑和移风易俗工作的结合,并求真务实地做好对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验收,使农田释放更多的生产、生活价值,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