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直播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24个故事“细嗅”城市的生活气息
来源:小九直播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发布时间:2024-09-21 06:14:04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套关于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还蕴含着古人对自然、天地、岁月、人生的思悟。即便生活在城市,它仍与今天中国人的内在紧密关联。日前,南京作家王啸峰新作《虎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小说中通过二十四节气对中国人情社会内核及极具中国式情感和审美的体现,引起全国十多位专家的广泛讨论和一致认可。

  《虎嗅》脱胎于南京《青春》杂志连载的同名专栏,意思是细嗅城市人的生活气息。在24篇短篇小说中,王啸峰以二十四节气为纽带,串联起城市生活里普通又动人的小故事。书中人物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教师、快递员、清洁工、销售代表、餐饮店主等,汇聚成这个时代的声音。

  正如该书策划编辑陆萱所说,作为指导先民农事活动的民间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具有更丰富的文化意象和独特的文学性。它承载的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思想观念和人文特质,更重要的是,在文学写作中反映了文化自信时代个体积极、坚强的精神面貌。

  以外物来观照和传达内心的情感,王啸峰在不同节气的变幻中,感受周遭的生活,体悟不同情感,从而触动创作:《春分》描写了城市普通劳动者保安,为越来越好的生活而兢兢业业地努力,那种奔向幸福的期冀就像春风一样甜蜜。在清明时节,《清明》也少有明亮的叙述色调,可是,清明的气候特征毕竟是风和日丽、万物明澈,小说结尾写到主人公担忧惆怅的心绪变得清澈明朗起来。《立夏》描述了一名南下打工女性的故事,足疗店、婚庆公司、无公害蔬果种植等时代印记扑面而来。在《处暑》中,作者通过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的自传,牵引出医疗纠纷、子女教育等社会问题,老人记录着过去,同时也在与过去告别、和解。

  万家灯火深处,作品中小人物的个体命运在时代背景中载浮载沉,可是,生活的艰辛、不如意,甚至磨难,却催生出人之韧性,并由此产生了超脱于现实层面的诗意。“人们常常认为平常人的内心是没有太多波澜的,但经过王啸峰的文学转述,平凡人内心的呢喃和低语可以被更多人听到。”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认为,《虎嗅》聚焦普通人的平常生活,更写出了“平凡人的内心巨响”。

  二十四节气传承绵延至今,是融合了生活智慧、世俗民情、自然奥秘、人文典故的百科全书和文化遗产。王啸峰在都市人繁忙喧闹的生活间隙,通过一个个平凡人的内心巨响,找到了他们承接祖先丰富遗产的途径和密码。

  11年前,王啸峰从苏州调来南京工作,南京重塑了他之前的很多习惯和观念。在此过程中,王啸峰越发觉得,在浮躁的环境里需要的是心灵慰藉,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文学就是提供美的一种手段。所以,他在刻画当下城市个体不同面貌与心境的同时,很好地把握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感,并在感知节气到来的情境下,将自然现象化作个体思想和情感的表现手段,从而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审美高度。

  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第三期青春文学人才签约作家韩松刚认为,王啸峰直面日常生活,敏锐地察觉到了生活中的诗意,并将其以聚焦的方式在小人物身上体现出来。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内在紧密关联,“哪怕生活在城市,二十四节气对中国人仍有很大的影响,它指向生活,充满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平凡人,都在生活的洪流中努力前行,有沮丧、有欣喜、有困难,也有柳暗花明,但总能体会到城市细微之处的温度。在《文艺报》评论部副编审行超看来,彼此隔绝、孤独、冷漠,是现代意义上西方城市的基本特征,但《虎嗅》中所描写的城市,依旧是中国人传统的情感结构,“王啸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和解,是妥协,是相互的平衡。”这是一种特别中国式的审美,也是一种特别中国式的情感。

  作为《青春》特约插画师、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许静为该书创作了大量插图。她也由此走进《虎嗅》里的大街小巷,并凭借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想象,勾勒出颇具南京风味的生活场景。比如告别和回归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书中出现了很多车站的场景;有多篇都画到了窗台,既传递中式传统美学,同时也是生活诗意的一部分;画中出现很多树木、春天的嫩芽,让人感觉充满生机,达到与文字的共振。许静说,她在创作的时候,要求插画不仅要美,也要传达出温暖。

  王啸峰现为中国电力作协副主席、江苏省电力作协主席。在南京,他偏于鼓楼一隅,工作之余静心写作,不断有作品亮相国内重要刊物,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并两次获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王啸峰在新作中的探索和尝试,也让评论界对其后期创作充满期待。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春林,分别将《虎嗅》归于“城市文学”的新江南书写和本土化鲜明特色的城市书写。潘凯雄说,在当代文学叙事中,主人公往往因贫困“走向城市”,又因文化的差异无法融入都市而“返回乡村”,但《虎嗅》中书写的各色人物,有干部、有外来打工者,也有本地普通劳动者,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已经真正属于城市,明显不同于以往那些精神内核仍然是“乡村叙事”的书写。

  《上海文学》主编崔欣指出,在大部分城市文学中,作者写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人,很少去了解不熟悉的人群,而《虎嗅》写到了城市中各个阶层的人,甚至有很多是在进一步探索后才能知道的细节,由此可见作家所花费的功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光芒分析,对这些人物,很难单纯地用“好”或“坏”来衡量,但其成长却顺应节气的转换,与作者精心建构的艺术手法“转折”相对应,在一次次重大转折中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单篇来看,小说内容和二十四节气的关联有待提升;但放在一起,集结成集,节气的感觉就出来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季进认为,《虎嗅》的网状结构式书写构筑了充满生机的迷人的叙事空间,展现了短篇小说不可思议的能量,可成为读者反思历史、观照人生的切入点,让那些被宏大叙事所遮蔽和遗忘的日常生活的意义重新激发出来。

  腾讯读书主编张英对书中鲜明的南京地域特征充满激赏。他说,王啸峰的小说美学讲究美、爱和温暖,类似工笔与绣像,构图精美而且细致。



上一篇:五一在“浙”阅万千美好! 下一篇:锚定现代化 变革再深化丨开释焰火气 多元“夜经济”汹涌城市新生机
推荐查看